新華網重慶10月24日電(陳雨)10月24日,重慶市召開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推進大會。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通報,截至目前,全市累計建成市級綠色工廠330家,綠色園區28家;重慶中心城區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、全焚燒;建成24類1500余個“無廢細胞”,覆蓋衣食住行各領域。
在工業領域方面,重慶重點打造24個靜脈產業園和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循環示范基地,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80%,中心城區工業固廢產生強度0.09噸/萬元。全市累計建成市級綠色工廠330家、綠色園區28家,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81家、綠色園區8家、綠色設計產品60種、綠色供應鏈8條。
在生活領域方面,從2021年起,重慶中心城區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、全焚燒,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61%,民用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60%。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98.3%,提前3年達到國家95%的目標要求。此外,重慶還建成再生資源產業園和交易市場各1個,再生資源回收站點7800余個,支持建成分揀中心12個,形成以社區回收站點為基礎、分揀中心為紐帶、基地(集散市場)為核心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。
在農業領域方面,重慶完善“村、鄉鎮(街道)回收轉運—區縣集中分揀貯運—區域性加工”網絡體系,全年農膜回收率預計達89%以上。墊江縣探索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數量,江津區探索糞肥全域供需匹配機制。
截至目前,重慶已組建3個全市技術創新中心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平臺,建成大宗固廢領域科技創新平臺12家,推廣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裝備36項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36項,新增多項標準規范及相關專利。重慶還建成固體廢物大數據平臺,2.3萬家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2.23萬家醫療機構納入平臺管理,實現固體廢物信息源頭采集、綜合管理。
會議當天,主辦方還發布了重慶市17個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典型案例和10個精品“無廢細胞”,并進行了授牌。